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头文件中ifndef/define/endif的作用以及#pragma once使用
阅读量:578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8

本文共 203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例如:要编写头文件test.h         在头文件开头写上两行:          #ifndef _TEST_H          #define _TEST_H//一般是文件名的大写         ············         ············         头文件结尾写上一行:          #endif    大概是以前没有学好吧,对这里不是很理解,为什么要用这些呢?刚才上网查了查,借鉴了点高手的,自己总结了一点,就写在这里了,有什么错误之处,请大侠们指出    1.比如你有两个C文件,这两个C文件都include了同一个头文件。而编译时,这两个C文件要一同编译成一个可运行文件,于是问题来了,大量的声明冲突。例如:假设你的工程里面有4个文件,分别是a.cpp,b.h,c.h,d.h。 a.cpp的头部是: #include   "b.h " #include   "c.h " b.h和c.h的头部都是: #include   "d.h " 而d.h里面有class   D的定义。 这样一来, 编译器编译a.cpp的时候,先根据#include   "b.h "去编译b.h这个问题,再根据b.h里面的#include   "d.h ",去编译d.h的这个文件,这样就把d.h里面的class   D编译了; 然后再根据a.cpp的第二句#include   "c.h ",去编译c.h,最终还是会找到的d.h里面的class   D,但是class   D之前已经编译过了,所以就会报重定义错误。 加上ifndef/define/endif,就可以防止这种重定义错误。所以还是把头文件的内容都放在#ifndef和#endif中吧。 不管你的头文件会不会被多个文件引用,你都要加上这个。 一般格式是这样的:   #ifndef   
<标识>
#define
<标识>
...... ...... #endif
<标识>
在理论上来说可以是自由命名的,但每个头文件的这个“标识”都应该是唯一的。标识的命名规则一般是头文件名全大写,前后加下划线,并把文件名中的“.”也变成下划线,如:stdio.h #ifndef _STDIO_H_ #define _STDIO_H_ ...... #endif 2.在#ifndef中定义变量出现的问题(一般不定义在#ifndef中)。 #ifndef AAA #define AAA ... int i; ... #endif 里面有一个变量定义在vc中链接时就出现了i重复定义的错误,而在c中成功编译。 原因: (1).当你第一个使用这个头的.cpp文件生成.obj的时候,int i 在里面定义了当另外一个使用这个的.cpp再次[单独]生成.obj的时候,int i 又被定义然后两个obj被另外一个.cpp也include 这个头的,连接在一起,就会出现重复定义. (2).把源程序文件扩展名改成.c后,VC按照C语言的语法对源程序进行编译,而不是C++。在C语言中,若是遇到多个int i,则自动认为其中一个是定义,其他的是声明。 (3).C语言和C++语言连接结果不同,可能(猜测)时在进行编译的时候,C++语言将全局变量默认为强符号,所以连接出错。C语言则依照是否初始化进行强弱的判断的。 (参考解决方法: (1).把源程序文件扩展名改成.c。 (2).推荐解决方案: .h中只声明 extern int i; 在.cpp中定义 #ifndef __X_H__ #define __X_H__ extern int i; #endif //__X_H__ int i; 注意问题:变量一般不要定义在.h文件中。

 

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C/C++杂注,只要在头文件的最开始加入这条杂注,就能够保证头文件只被编译一次。#pragma once是编译器相关的,有的编译器支持,有的编译器不支持,具体情况请查看编译器API文档,不过现在大部分编译器都有这个杂注了。#ifndef,#define,#endif是C/C++语言中的宏定义,通过宏定义避免文件多次编译。所以在所有支持C++语言的编译器上都是有效的,如果写的程序要跨平台,最好使用这种方式。具体写法编辑方式一:#ifndef _SOMEFILE_H_#define _SOMEFILE_H_.......... // 一些声明语句#endif方式二:#pragma once... ... // 一些声明语句

 

转载地址:http://txkyx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微软向Linux社区开放60000多项专利:对开源微软是认真的
查看>>
版本控制、Git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
查看>>
Ruby开发者已可通过Fog管理Microsoft Azure服务
查看>>
《Doing It - Management 3.0 Experiences》作者访谈
查看>>
基于 Bitbucket Pipeline + Amazon S3 的自动化运维体系
查看>>
Hoshin Kanri在丰田的应用
查看>>
又拍云沈志华:如何打造一款安全的App
查看>>
Nginx 学习书单整理
查看>>
克服大数据集群的挑战
查看>>
PostgreSQL并发控制(MVCC, 事务,事务隔离级别)
查看>>
12月19日一周一次【Python基础语法】
查看>>
DM***的第二阶段OSPF
查看>>
C# 列表 - List
查看>>
python socket编程
查看>>
20180702搭建青岛RAC记录
查看>>
安装部署TIDB分布式数据库
查看>>
Spring Security OAuth 实现OAuth 2.0 授权
查看>>
linux文件及简单命令学习
查看>>
dubbo源码分析-架构
查看>>
新 Terraform 提供商: Oracle OCI, Brightbox, RightScale
查看>>